袁雯委员:『第一任老师』必修课,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在参加“两会”期间接受《文汇报》采访。下文转自文汇APP: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从“家长”到“第一任老师”的角色转变,从“第一任老师到第一任优秀老师”的内涵发展,并非自然而然就发生的。“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陪作业,鸡飞狗跳”“吼娃吼出一身病”……这些曾经流传网上的段子,折射出的正是“第一任老师”的烦恼与困境。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从家庭走出,我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家长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第一任老师’必修课制度,将家长教育纳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呼吁。

设计并实施“第一任老师”必修课和选修课制度

  “很多育儿焦虑,其实源于家长自身的认知局限。你以为青春期的孩子总跟你对着干,但其实这可能只是他们生长关键期的显著特点。”袁雯指出,首先要抓好孩子成长关键期的家长教育,包括0-3岁、3-6岁、青春期、重要学段衔接期等。因为身处“关键期”的孩子往往具有更鲜明的发展特点,也面临更多的成长机遇和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实施有关家庭生活和教育孩子成长以及加强自身修养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有效技能的必修课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最近,上海家长学校特意开展了一次由8万多家长参与的家长教育需求调查。参与家长中,妈妈占74%,爸爸占26%,高中及以下孩子的家长占98%。调查显示,这个群体中有83%的家长“迫切需要”或“比较需要”家长教育。分别有82%和73%的家长选择的家长教育课程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家庭教育学;44%和34%的家长选择家庭社会学和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政策法规。与一孩家长相比,二孩家长对家庭教育学需求更高。
  袁雯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妇联等相关部门组建家长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研究制定面向不同年龄孩子的家长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并实施“第一任老师”必修课和选修课制度,每一位家长必须完成2-3门“第一任老师”必修课,随后根据孩子成长需要选修课程,从而使自己循序渐进始终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老师”;也使家长学校有章可循,能够持续有效运行。

线上线下相结合,让家长时时处处可学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这两年正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袁雯以成立一年多的上海家长学校为例:“去年全年上海家长学校共开25期在线课堂,吸引家长600万人次,今年到目前为止6期在线课堂,就已吸引了500万人次家长。其中最热的一堂课,听课超过150万人次。针对有些家长的个案咨询需求,今年上海家长学校还会推出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家长咨询热线,有针对性地为家长答疑解惑。”
  《家庭教育法(草案)》正呼之欲出,家长学校已被列为促进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有法律保障。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家长教育?该由谁来教?家长又该如何学?
  袁雯告诉记者,在线教育、自主阅读、线下电视和广播以及学校家长会平台是家长当下接受家庭教育的常见方式。为此她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依据《家庭教育法》制定《家长学校建设实施意见》,由各级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明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建设家长学校,面向不同年龄儿童家长提供公益性家长教育课程,重点建设在线课程资源和案例库;组建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志愿者,提供在线的和基于社区的家长咨询公益服务;研制并推荐家长系列读本供家长自主阅读,避免心灵鸡汤式的漫灌和虎妈狼爸式的喊叫。
  “家长教育的本质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我建议将家长教育课程列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挥好全国300多所省、地市和县级开放大学的作用,将它们作为家长学校的实施主体之一,通过在线课堂、电视栏目、电台节目等多种平台,拓宽线上渠道提供指导服务,丰富家长的学习形式,让家长能够时时处处可学。”袁雯说。

王星